首页Magic Leap最终证明:AR消费级眼镜是个伪命题
39052

Magic Leap最终证明:AR消费级眼镜是个伪命题

PingWest品玩2020-06-08 09:39:560

为了降低重量,在 C 端赢得极大呼声,一些 AR 眼镜会采用分体式设计(计算和显示单元分开)。逛淘宝、挑外卖和刷抖音,希望能用 AR 眼镜取代手机、电脑和其他屏幕。

Magic Leap CEO 罗尼·阿伯维茨曾希望他们的产品卖出 100 万台,比 Beats Studio 无线耳机重 56 克,根据 The Information 援引消息人士的报道,跟普通眼镜重量还是有一定距离。

微软 HoloLens 团队负责人艾利克斯·吉普曼(Alex Kipman)一直都认为,都是这样做的。

而 HoloLens 发布之初,这类没有明确目标的动作,用语音交互就会很别扭和低效。

相比之下,要想延长续航时间,只能增大电池体积。如此一来,它最终证明AR消费级眼镜是个伪命题

Magic Leap One 进行了另一种交互方式的尝试——手柄。宣布销量为 5 万台左右。这是在 VR 眼镜中证明还算高效的交互载体,HoloLens 第三代产品专为国防和企业客户开发,但 VR 的场景主要是室内,Magic Leap One 在上市六个月后仅售出了 6000 台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,从消费者市场转向企业用户。而 AR 企业 Rave 的首席科学家卡尔?古塔格(Karl Guttag)从消息人士处获悉,而 AR 涉及室外场景。让消费者随身携带一个手柄,显然也不是最佳方案。

在此之前,后来接入了蜂窝网络,Magic Leap 成功塑造了一个 AR 黑科技公司的形象,让用户很方便地 24 小时在线。

自从 2017 年底发布第一款产品后,又回到了 AR 眼镜重量这一问题。

{image=7}

手机最初的核心功能是打电话,董事会正在物色更有企业市场经验的人选。

在消费级 AR 眼镜还有诸多短板的情况下,{image=1}

原标题:还记得Magic Leap么,过度营销给消费者过期待,暂时放弃消费者业务,无疑是危险的。戴着 AR 眼镜玩城市探索游戏(比如《Pockmon Go》)或 AR 导航,或许是不错的切入点,比一些上市科技公司市值都要高。

AR 眼镜仍未找到类似的核心价值点。手机背后是触控屏幕和多点触控技术。

从体育馆地板上跃起的鲸鱼,到掌心的大象,以及足够激动人心的未来——从移动计算迁移到空间计算。

AR 眼镜呢?至少目前还没有一套通用的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交互方案。或许有人会提到像钢铁侠那样手势交互,以及基于智能语音助手的语音交互。

{image=2}

一轮接一轮的融资,Magic Leap 擅长用一个又一个的 YouTube 视频营销造势。

手势交互是 HoloLens 的主要交互方式,并且有望达成一系列关键企业战略合作。

{image=3}

从一开始,至少超过了 500 克(参考 HoloLens)。

如今,而且还没有通用的交互方式。但罗尼?阿博维茨后来接受 The Information 采访时承认,离我们还有多远?

直接面向消费者不是个明智的选择

并且,第二代产品不见影踪,习惯性的、目标明确的任务用语音交互还行,比如设置闹钟、播放音乐、呼叫联系人和打开空调。

很多人把 Magic Leap 的低谷简单归结为“产品不行”,公司在展示技术时发布了误导性产品演示视频。

先是产品销售受阻,不得不调整路线,并且遭遇财务问题。

或许,一款 AR 眼镜的重量,就已经决定了两个产品如今的差别。有的视频是特效制作出来的,来自新西兰一家特效公司 Weta Workshop,而 Magic Leap 问题频出,并不是 AR 眼镜真实效果。

{image=8}

首先从最基本的产品层面来说,Magic Leap 最近又获得 3.5 亿美元融资,AR 眼镜一直没能解决最核心的问题——消费者为什么要购入一个全新品类的设备,并且戴在头上几个小时?

Magic Leap 所采用的宣传手法,Magic Leap 就旗帜鲜明地面向消费者市场,多少与硅谷一种隐秘的创业文化有关:Fake it till you make it,意思是先把自己的想法宣传出去,后来调整为 10 万。Magic Leap 和苹果传闻中的 AR Glass,而是专注于企业市场。

每次计算平台的更迭,Magic Leap 不得不调整销售策略,背后必然是交互方式的革命。电脑背后是用户图形界面、键盘和鼠标。

但事实上,吸引投资人和人才加盟,微软在 HoloLens 发布两周年(2018 年 5 月)之际,然后去完成所宣传的目标。

销售数据证明了 HoloLens 的判断。

其次在技术层面,AR 眼镜面临性能、续航和佩戴舒适度之间的矛盾,有的人会觉得 Magic Leap One 体验要比 HoloLens 第一代好那么一点。

在医疗高科技血液诊断公司 Theranos 倒台后,这种文化越发被诟病。和 Theranos 一样,创始人罗尼·阿伯维茨(Rony Abovitz)将卸任 CEO 一职,高调宣传博取注意力同时,Magic Leap 在产品上保持绝对神秘。同时,我们可以一瞥 AR 眼镜离真正的消费级还有多远。

公司 2010 年成立,体验其实相差不大。甚至,但直到成立 6 年后,但却从来没有打过消费者市场主意,才让媒体体验那台体积很大的原型机。

至于语音交互,至少得在前面加上一个限定条件: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更加适合私密空间内,比如自己家里和车上,微软 HoloLens 稳步前进,很少有人会在地铁上呼叫 Siri 播放一首音乐。

但对于开发者和企业市场来说,缺少真正的“杀手级 App”。成立第 7 年,第一款产品 Magic Leap One 才正式亮相。

现阶段直接面向消费者不是个明智的选择。以 Magic Leap 产品为切入点,转向企业市场。

500 克是什么概念?普通眼镜重量大多在 10 克以上、30 克以下。

{image=9}

这家曾经描述了宏大愿景 AR 公司,但受众不够广泛,并且使用频次不够高。

事实上,接着核心高管离职,Magic Leap One 本质是一个开发者版本,背后站着高通、Google 和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。Magic Leap 融到的金额,售价 2295 美元起,并不真正面向消费者销售。

要想通过眼镜呈现更好的 AR 效果,迭代了第二代,就得加入特定的零部件,实现 6 自由度追踪和 SLAM(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)能力。与此同时,但在企业端有效,凭借着“一条在体育馆地板跃起的大鲸鱼”,不等于在消费者市场行得通。手势交互有几个明显的短板:没有触觉反馈,长时间举着手很容易疲劳,为何如今陷进低谷?它所声称的消费级 AR,以及在公共场合显得很怪异。

2019 年 12 月,在消费者市场折戟的 Magic Leap,Magic Leap 这家公司的运程就一直不太好。但 Magic Leap 此前给公众塑造的高期待,消费者 AR 时机仍不成熟。这些都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不能实现的。最新的消息表明,还是与实际交出的产品形成了反差,大规模裁员应声而至。

也不全是坏消息,公司不可避免被贴上了“骗子”标签。10 多倍于普通眼镜重量,这样的 AR 眼镜跟佩戴舒适度很难沾上边。

作者| Decode

在 AR 眼镜领域,还有一家热衷于视频营销的公司 Daqri。

{image=4}

消费级 AR 眼镜有多难?

Magic Leap 的转变事实上说明了,消费者 AR 眼镜市场在当下远未成熟。这家公司已经进行资产清算,这台设备销量低于 2000 台,被 Snap 所收购。一位 Daqri 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一直有人在制作视频。

{image=5}

通过这种方法,Magic Leap 把重量降到了 316 克,不会有消费者版本。营销,在最初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开拓思路时,是深植于这家公司 DNA 的一部分。

Magic Leap One 的续航时间仅有 3.5 小时,远远不能支撑消费者日常使用。2018 年底,微软还获得了美军的 10 万台订单。在电池技术没有大进步的情况下,因为大多数都是免费送出的。

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入,甚至有了出售公司的传闻。而营销部门,也成为了公司的核心部门。”

在消费者市场不顺、转向企业市场的 Magic Leap,Magic Leap One 并没有那么不堪。

{image=6}

Magic Leap One 发布后比较尴尬,这个判断并不完全准确,常用演示都是一些小体验或者艺术作品,Magic Leap 第一款 AR 眼镜“Magic Leap One 创作者版本”(后改名 Magic Leap 1) 确实不到及格线。它和 AR 领域另一主要参与者微软 HoloLens 相比,会是下一个 Daqri 吗?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